“情感话题”反映情感现实吗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6-08-04
话题背景
“情感话题”类栏目,现在电视上有了,报纸、杂志开办的历史还要久些。至于所谈情感,似乎排除了一般人的心灵世界,而以婚外情、“多角恋”主打。
看得多了,就会知道,所谓“情感”主要还是些“非正常”情况。有位博客写道:“还是觉得这种节目很无聊。本来很私人的一段感情,结果搞得纷纷扬扬。”有读者说,看了里边的故事,对恋爱、婚姻简直没信心了。
不过“情感话题”拥有读者,也是事实,否则媒体也不办这种栏目了。有的媒体不仅办栏目,还搞成了“招牌菜”,每天供给。虽说属于“绝对隐私”,但哭着喊着要“倾诉”的人络绎不绝,每个故事获得的读者反馈也不少。
家庭观念的变化与公共领域的重建(何萍首席发言)
现在,由于越来越多的媒体经营“情感话题”栏目,使以家庭关系为核心内容的道德伦理、个人情感的领域进入了公众的社会生活,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情感话题”栏目主要辐射出三个方面的社会问题:其一,家庭生活的公共化;其二,中国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其三,媒体在引导家庭伦理观念变化中的作用。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中国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公共领域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人应该为自己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关乎社会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正是问题的这一广泛性和重要性,“情感话题”栏目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鉴于此,我想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结合中国社会的变迁谈谈上述三个问题。
首先,有关家庭生活的公共化问题。所谓家庭生活的公共化,就是把家庭关系纳入到法的体系中、变成一种社会的活动加以规范。家庭关系的这种社会化,是现代化的结果。在中国,这一任务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同步展开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现代化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工业和商业活动场所,而人们的家庭关系则基本上保持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处于一种非社会化状态。比如,家庭暴力等有关家庭成员的人权问题就没有立法。家庭的伦理道德基本上也还是遵循传统道德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对个人利益的考量更为突出,中国的现代化开始由宏观领域深化到微观领域,家庭关系也就自然地作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被纳入到社会的公共生活之中。既然家庭关系社会化了,那么以家庭关系为核心的“情感话题”也就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其次,有关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问题。从“情感话题”栏目兴趣集中在一些非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社会对这些道德观念的不同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和激烈冲突中:一方面是对传统家庭观念中那些压抑人性的东西的叛离和对人的自然情感的追求;另一方面又流入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那些非人性化的、不健康的情感,把握不到现代感情健康发展的方向,使人们在情感世界面前捉摸不定,不免彷徨和悲哀。这种情感矛盾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这是现代化给中国人带来的直接的负面效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此作过深入分析和批判,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正是沿着马克思的这一方向对现代化的非人性现象展开批判,推动西方现代化向着更符合人性的方向发展。相比之下,中国的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过于自由放任,现代化进程中非人性的、不健康的东西过多,缺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
最后,关于媒体在引导中国家庭伦理观念变化中的作用。媒体是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现在,中国媒体的商业化运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的影响,但是,作为公共领域的载体,媒体是负有社会责任的。正是这样,面对中国家庭伦理观念的变革,媒体应该超越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中国公共领域秩序的建构上起到好的导向作用。具体地说,在创办“情感话题”类栏目中,在努力推动家庭关系的社会化同时,还应该对市场经济中具有负面效应的那些感情方式保持批判性。媒体办“情感话题”栏目,应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作者单位: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摘自:长江商报2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