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来beat365官网做学术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9-23
本网讯(通讯员葛俊逸)9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张志刚教授应邀来院B107报告厅做了题为“‘两个大局’视域下的‘文化认同’问题”学术讲座。讲座由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副院长黄超主持,宗教学教研室徐弢教授、曹彦副教授、赵盼副教授以及来自学院的多名师生参与了这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志刚教授从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入手,依次讨论了宗教认同问题在大变局时期的研究必要性、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
为阐明研究必要性,张志刚教授指出,从历史哲学看,每逢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发展进步的确定性”与“方向路径的不确定性”交织并存,所有民族、国家、社会都不能不重新思考根本的哲学问题。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重组之际,新一轮的民族、国家、社会认同问题成为国际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宗教问题呈现出五大特点:
(1) 宗教经常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
(2) 宗教自由经常与“人权”问题联系在一起;
(3) 宗教经常与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
(4) 宗教经常与国家的政局、民族的分裂或统一联系在一起;
(5) 宗教的认同往往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
这些特点显示出宗教与国家和民族之间具有的复杂关系,宗教认同往往能够深刻影响国家政局、民族统一或分裂,乃至国际政治局势。因此,认清世界局势,必须要注意研究世界宗教认同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相关。那么,应如何认识“文化认同”问题中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呢?张志刚教授以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的两部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我们是谁?》以及欧盟学者罗伯斯主编的《欧盟的国家与教会》等著作为例,综合分析了美国和欧盟政界、学界关于“认同问题”的主要观点。张志刚教授通过对美国学者与欧盟学者的观点的分析,指出这两大案例能够促使我们开阔学术视野,进一步思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社会认同的关系。
在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角度充分讨论了“文化认同”问题后,张志刚教授将视野转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贯穿的“认同问题”。 在结合冯契、费孝通先生的论述以及中华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张志刚教授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时代中心问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中国”即“国家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二是“向何处去”明确了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摆脱侵略和压迫,追求强国梦和伟大复兴的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这一精神脉络即是“中华民族认同”不断构筑的过程。
就第一层含义而言,张志刚教授通过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多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1)世界四大古老文明里,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
(2)中华文明具备多样的起源与多元化的农耕、游牧等文明;
(3)其演进过程并非多元文明相互灭绝,而是在交往过程中互通有无、整合为一体;
(4)西周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有新文明元素加入进来,但任何一个文明分支都没有分裂出去,故而“中华文明的大格局”保持了一向的完整性。
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张志刚教授指出“民族融合”与“外来文化吸收”是展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机制研究的两个重要角度。“中华民族”作为“国家意识”觉醒的体现,是在近百年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中华民族”指生活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几亿人民,包括了56个民族单位,是“多元的”,也是“一体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主流的许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伴有分裂的消亡,逐渐形成为一个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主体。
就第二层含义而言,张志刚教授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讨论了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到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构筑认同的多方努力。在抗日战争时期,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五大教将宗教信仰与保家卫国的国民责任联结起来,齐心协力捍卫中华民族共同体。张志刚教授指出,这段历史中深埋着中国各大宗教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值得深入发掘的。建国后,我国各宗教、各民族群众继承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精神脉络,“何处去”的问题从“护国保民”转为对“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这一追求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外国经验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论。
讲座最后,张志刚教授将“中华文化价值观”归结为“二十言”:“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张志刚教授指出,这一学理概括不仅能使我们“读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且能为“中华民族认同”找到“最大的公约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划出“最大的同心圆”,更有效地凝聚我国各民族、各宗教的“人心与共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增助力、添动力、汇合力”。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