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应邀来beat365官网做学术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9-30

本网讯(通讯员 史若锦)9月29日下午,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张异宾应邀在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做题为“伟大的坠落:困在历史中的晚年卢卡奇”的学术报告。讲座由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院长李佃来教授主持,校内外近百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老师概述了此次讲座的主旨,认为卢卡奇晚年的重要著作《社会存在本体论》对于其整个学术生涯而言是一种“伟大的坠落”,并介绍了他拜访卢卡奇故居的经历。

接着,张老师回顾了卢卡奇的思想发展史。他把卢卡奇的学术生涯划分为四个阶段,认为这四个阶段并不是紧密联系的,而是表现为毫无征兆的断裂。第一个阶段在青年时期,卢卡奇采用的是西方资产阶级话语,其思想核心是浪漫主义的美学和艺术学;第二个阶段是1918-1923年间,卢卡奇急剧“左”转,写下了著名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走向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卢卡奇主要受到了狄尔泰的历史观、马克思韦伯的工具理性思想以及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已经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第三阶段是1933-1945年间,卢卡奇受到了斯大林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尽管他一直在抗拒意识形态,但是以失败告终;第四阶段是卢卡奇从1945年战后回到匈牙利直至去世,这一时期他带出了一批著名的学生,产生了重要的贡献,还写出了《社会存在本体论》。张老师认为,《社会存在本体论》这部著作是卢卡奇思想的绝唱,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斯大林教条主义的控制,却困在形而上学的旧构架中。

最后,张老师着重论述了《社会存在本体论》是卢卡奇的“伟大的坠落”的原因。在方法论上,张老师认为卢卡奇对黑格尔和马克思做了大量文献学的研究,这种文献学的研究成为他写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文本理论基础。张老师肯定了这种方法的重要意义,认为卢卡奇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采用了文献细读法。在理论观点上,张老师指出,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前提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判,这一体系是自相矛盾的,是双重本体论的大杂烩,所以,《社会存在本体论》是一部失败之作。

本次讲座座无虚席,甚至有学生站在走道上聆听,在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也踊跃提问,张老师就现场师生提出的“资本主义是否还会没落?”“如何看待晚期阿尔都塞?”“如何进行文献阅读?”“《社会存在本体论》对我们研究马克思有什么价值?”“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拜物教的理论?”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回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师生们收获颇丰。

讲座结束后,李佃来院长对张异宾教授的精彩学术报告进行了评论和总结,同时也对张异宾教授表示了衷心感谢。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