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六人谈:德国哲学的资源与中国思想的自主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06-28

本网讯(通讯员陈杰)2021年6月21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黄裕生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永军教授、安徽大学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张能为教授、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曾晓平教授、苏德超教授、杨云飞教授在振华楼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B107报告厅举行六人对谈,对谈题目为“德国哲学的资源与中国思想的自主性”。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王咏诗副研究员担任本次对谈主持人,学院内外50余位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对谈。

对谈伊始,主持人王咏诗老师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对谈的六位嘉宾及本次对谈的流程安排。本次对谈包括三个环节:首先由学生根据对谈主题提出相关问题,各位嘉宾作出简要回应;随后,各位对谈嘉宾以对谈主题为中心发散讨论;最后是师生互动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中,现场学生主要提出了两个问题:1、德国哲学设定一个绝对的、超越的存在者的意义,以及作为有限存在者的人与这样一个存在者之间的关系;2、德国哲学的资源是否主要集中在价值方面(而非知识方面)。几位对谈嘉宾就这两个问题分别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黄裕生教授认为,德国哲学在人神之间设定绝对界限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这样一来,一方面保证了人永远是开放的,可以凭借超越的绝对存在者所赋予的自由不断塑造自己;另一方面也防止了人的骄傲狂妄,防止了个人崇拜和偶像崇拜,因为作为有限存在者的人不可能达到无限、绝对的完美。张能为教授则从叶秀山先生对中国哲学的评价出发回答第二个问题,张教授认为德国哲学总体上更强调思辨意义上的知识,反倒是中国哲学更注重与人的经验相关的价值。傅永军老师也就第二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傅教授认为学生之所以会形成“德国哲学的资源主要在价值方面”这样的印象,可能源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受到17世纪以来西方经验论传统对“知识”一词作狭隘理解的影响,或许我们需要重新以中国哲学的资源来反思这种知识观、乃至推动知识观的变革。黄裕生教授则认为,只有价值事实才是真正客观的、才是真正的知识。

             

在第二个环节中,苏德超教授首先对本次对谈主题做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可以从中进一步细分出三个论题,即德国哲学的特色性资源是什么?中国思想的自主性体现在哪里?德国哲学资源跟中国思想自主性的关系何在?随后各位与谈嘉宾依次就本次对谈的主题发表了的自己的看法。黄裕生教授持一种普遍主义的立场,在他看来,只有哲学,没有中国哲学、德国哲学之分,要实现中国思想的自主性就是要使中国的哲学、中国的思想达到当前哲学发展的顶峰,成为引领世界哲学的旗帜;德国哲学的资源就在于,它是近代哲学的顶峰,它的系统化、整体性达到了近代以来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傅永军教授一定程度上赞同黄裕生教授的观点,同样认为要实现中国思想的自主性就是要把“中国思想”这种地方性的东西转变成普遍性的东西,这也是中国思想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即现代性转变(哲学化)。不过,傅教授承认差异性或地方性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德国哲学视为中国思想的第二个自我,视为我们的镜子,以资借鉴和参考。张能为教授则认为普遍性与特殊性都是存在的,应该二者并重。在张教授看来,普遍性表现为哲学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严格精密的逻辑论证方式;而特殊性则表现在不同民族特有的哲学表达方式上。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世界性、普遍性的范围内来谈自主性,我们也需要吸收一切外来资源来加强中国思想文化的建设。

                        

曾晓平教授认为,中国思想应该有、也能够有自己的自主性,因为个体性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的一种本质性的特征,乃至可以说是一种自然规律。因此,我们学习德国哲学、甚至学习一切其他时空的哲学思想,都是为了以当下的现实状况为依据去建构出符合当前需要的哲学思想,这也是我们学习德国哲学的意义所在。苏德超教授并不赞同黄裕生教授的普遍主义立场,在苏教授看来,罗素的观点可能更合理,即哲学在科学(狭义的自然科学)与宗教之间,哲学不具有科学意义上的那种严格的普遍性;地方性或差异性也具有本质意义,真实的哲学应该从个体开始。因此,苏教授强调一种消极意义上的自由,即不被打扰的自由;换言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且应当交往合作,但在底层观念上,如果不能沟通,我们可以保持一种老子式的“小国寡民”状态,互不干扰。杨云飞教授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就德国哲学而言,杨教授认为,近代以来德国哲学对理性与自由作了最丰富、也是深刻的反思,但同时实际上也对理性与自由的反面(非理性)作了同样丰富和深刻的反思;就中国思想的自主性而言,杨教授认为,当前迫切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通过发出声音展现中国思想的自主性。主持人王咏诗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我们需要清晰地理解“普遍性”这个概念,科学意义上的普遍性是基于量的齐一性,哲学是在对抗这种齐一性;但哲学本身具有自己的普遍性,这是一种类的普遍性。因此,我们要做的是以最高标准为目标、努力去接近它,即向上走,而不是从最高标准出发往下走。

在第三个环节中,现场参与的学生就相关问题与对谈嘉宾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例如,德国哲学作为资源的独特性、如何理解人的自主性与近代以来一直强调的启蒙之间的关系。各位与谈嘉宾也简要地谈到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们一致认为,突出中国思想的自主性是时代的任务。

(图片:尹孟杰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