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朱承教授“《庄子·养生主》的自然超越意识”讲座顺利举办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5-19
本网讯(通讯员陈瀚钊)5月17日下午,由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主办的“有限与无限——《庄子·养生主》的自然超越意识”讲座在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B214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朱承教授主讲,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教授、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教授评议,廖璨璨副教授主持,中国哲学和国学教研室的储昭华教授、文碧方教授、李巍教授、肖航副教授、刘沁老师以及50余位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朱教授先阐明其问题意识及思路:以“无限”与“有限”这对范畴,揭示《庄子·养生主》全篇完整的逻辑思路。关于篇题的不同解释均指向该篇主旨:如何实现养生全神,以超越肉体生命的有限性?朱教授由此依照文本顺序,围绕有涯与无涯、有限之技与无限之道、率性顺天而悬解三个方面呈现由“有限”达致“无限”的进程。
首先是存在与认知活动的无限性问题。人具有突破生命有限性的本真追求,但一方面,无限的“道”及其呈现不可把握,故不可能在有形世界获得无限的经验知识、实现形体之长生;另一方面,认知活动无意义的无限循环,正是人基于其生命的有限性,认知无限之整全存在的结果。因此,庄子要求放弃徒劳的认知活动,顺应自然以体会存在之无限性。相反,孔子要求通过整全的方法把握世界。此外,庄子亦反对执着人伦世界的善恶,肯定感性生命。
而后涉及“庖丁解牛”寓言。庖丁之“技”若仅基于感官认知,便只是机械的重复,因此必须通过心灵默会体证“道”,并实现为发挥自在德性的有形技艺或生产活动。后者蕴含对两种规律的体会:经熟练而体认的技艺规律;技艺对象之自然构造的规律。该寓言不仅喻指基于“道”的肉体生命之保全方式,也指涉从人为之治回归自然之治的政治意义。
进而,之后的三个寓言分别从人、禽、人伦世界三方面,呈现将有限生命容摄于无限之“道”的途径。“右师”独足的先天身体缺陷,并不妨碍其率性顺天而体会无限性;“泽雉”生存艰难但顺应天性,优于生存无虞但精神困顿的笼中生活;秦失的忘情式吊唁虽不合礼的要求,但能顺天忘情而突破世俗规范,并安时处顺而超越生死观念的束缚。最后,“薪尽火传”喻指,有限的生命应投入与融合于无限的宇宙之中。
在评议与提问环节,吴根友教授肯定上述诠释合乎文本的内在理路,并提出延伸性思考:儒、道皆言“顺”,其内容在道家为道、物与势,在儒家为礼;庄子要求认识物性以“顺物”、肯认由“技”至“道”、强调知识追求与人格追求的一致性,分别与儒家对认知活动的态度、肯定“下学而上达”、强调知识辅助君子人格之养成,具有相通之处。储昭华教授围绕“天”与社会酷刑之间的张力、孔子对认知活动的方案是否具有排他性展开提问。在场听众的提问亦涉及“解牛”对君王戕害民众的讽刺意义、庄子的相对主义等方面。朱教授一一细致回应,尤其指出,人之“道”是顺应自然而实现“人化自然”的过程。
讲座结束之际,廖璨璨副教授向朱承教授表示了感谢,整场讲座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是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庄子读书会”开展的第三场学者专题讲座,第一场学者讲座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蒋丽梅教授主讲《逍遥游》,并与北师大“老庄读书会”的师生进行了交流,第二场学者讲座邀请了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李巍教授主讲《齐物论》。读书会今后还将定期举办类似活动,不断探索和尝试经典阅读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希望同学们未来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再次回顾经典,在反复阅读中深化对经典的理解。
(图片:王宇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