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可:新时代精准思维的基本前提、实践要求和价值追求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7-03
【摘 要】精准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方法论的组成部分。新时代精准思维以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为理论前提,以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实践前提。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运用精准思维,要坚持精准方略,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发力,发扬钉钉子精神。精准思维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党更好造福群众的价值追求。精准思维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的实践智慧,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践遵循。
【关健词】新时代;精准思维;实践要求;价值追求;
作者简介:哲学博士,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副教授,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副院长(挂职);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文章来源:《学习与实践》2022,(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指导脱贫攻坚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治理、宏观调控、军民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党和国家事业时,先后提出了“精准施策”“精准把脉”“精准理解”“精准发力”“精准落实”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诸多“精准方略”。贯穿于这些“精准方略”的哲学方法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精准思维。所谓精准思维,就是在全面掌握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具体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精细化的政策和措施,并积极推动政策和措施的落实,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思维,有必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局面新境界和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阐明精准思维的基本前提,考察其实践要求,揭示其价值追求。
一、深入调查研究:新时代精准思维的基本前提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时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这一论断不仅适用于扶贫工作,而且深刻揭示了精准思维的理论基础。精准思维既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要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因地制宜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回顾精准扶贫战略时强调:“我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调查研究既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必然要求。可以说,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是精准思维的理论前提,它们所要求的深入调查研究则是精准思维的实践前提。
(一)坚持实事求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这一论断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地位、政治属性和方法论意义。
首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所谓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深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来揭示事物的内部规律,要承认事物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属性,即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主张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而非关于事物的唯心主义怪想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一基本立场决定了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同样,只有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重视深入实际、了解实际。”
其次,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倡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提议全党对周围环境开展调查研究、研究近百年的中国历史、集中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根本要求。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效结合。正因如此,邓小平进一步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再次,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指引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又贯穿于党的各方面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对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的认识,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我们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基于对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的认识,我们党始终坚持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协调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等各种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入分析党情世情民情,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谋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解决了诸多重要难题,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二)坚持因地制宜
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提出农村扶贫的因地制宜原则:扶贫要找准发展路径,“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因地制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工作时反复强调的。从根本上说,坚持因地制宜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与坚持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
坚持因地制宜是唯物辩证法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必然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的普遍性表现为矛盾不仅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而且存在于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仅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而且每一物质运动形式的每一过程及其各个方面的矛盾,都有其特性和本质。列宁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既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灵活运用,也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表现。在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发展,不断深化对中国革命不同阶段的认识,科学制定并适当调整中国革命战略,树立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制定方针政策的典范。
坚持因地制宜与坚持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实事求是侧重于事物的物质性前提,因地制宜侧重于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但是二者本质上是统一的。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都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做到了实事求是,并不等于在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也能做到实事求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坚持实事求是得出的结论、取得的经验,并不等于在变化了的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也能够适用。”因地制宜同样要根据变化着的事物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坚持因地制宜与坚持实事求是二者都具有鲜明的现实旨趣,坚持为实践服务。实事求是是与有的放矢紧密相连的,归根到底是为了运用客观规律,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地制宜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也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
(三)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
从根本上说,重视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共产党人的根本方法,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正确制定与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的领导工作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法宝。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开展调查研究,在不同时期的领导岗位上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在主政福建宁德期间,习近平提出并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习近平提出了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全面从严治党以实现“弱鸟先飞”的思路。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了调研工作的“深、实、细、准、效”标准,要求领导干部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还要求掌握科学的调研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情况,做到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深入基层一线。要了解客观实际情况,体察人民群众的呼声和疾苦,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特别是深入到基层一线。“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避免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二是要广泛听取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能听到不同声音不是坏事。“要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反对的意见。”三是要深入分析思考。对于调查所得的各方面意见,要进行分析思考,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经过多次‘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进行的思考、作出的决策才能符合实际。”四是要创新调查方法。在信息网络化时代,调查研究方法要与时俱进,不仅要运用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等有效方法,还要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方法来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五是要制度化经常化。在浙江工作期间,浙江省委颁布的《关于推进调查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对加强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工作作出了硬性规定。2011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要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以及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2012年中共中央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
总之,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坚持精准思维,首先要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这既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根本方法,遵循因地制宜的方法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
二、坚持精准方略: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要求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总结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六条宝贵经验,其中第二条是“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精准方略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思维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具体运用,而且是准确把握精准思维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治理、宏观调控、军民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党和国家事业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精准方略,既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把脉,又精准发力、精准施策,还重视精准理解、精准落实,从而保证了政策措施的精准有效,推动了复杂问题、难点问题的解决。
(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把脉
坚持问题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新时代治国理政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各方面、各领域和各环节坚持精准把脉、精准识别。
首先,精准把脉世界大势。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世界经济形势,提出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握了世界格局和科技发展趋势,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深刻揭示了大变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作出精准判断:“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对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变革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国际军事竞争格局,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其次,精准识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既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为新时代谋划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今后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这些判断精准把握了我们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十四五”时期的施政方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再次,精准把握细节、细处问题。“天下之事,必作于细。”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精准思维时,多次强调要从细节、细处入手,要有精细的管理、措施和标准。要实现工作中的精细化,必须精准把握各方面、各领域和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调研考察,总会走村入户,与基层群众促膝交谈、嘘寒问暖,与大家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扶贫必先识贫。”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通过建档立卡的方式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了解每家每户每村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习近平总书记还将脱贫目标细化为“两不愁三保障”,即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饮水安全有保障。
(二)注重精准发力,精准施策
在精准识别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问题后,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而非大而化之、大而不当的做法。通俗地说,就是找准靶心才能精准发力,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
首先,要分解问题,细化措施。要解决具体工作中的突出且复杂的问题,必须在精准把握总问题的前提下,进一步分解问题,然后针对性地制定政策,精准发力。针对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凝练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四个重点问题,提出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五个一批”;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针对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和常态化防控等不同环节和阶段确定相应要求和策略:针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针对患者救治提出了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要求;在疫情稳定、进入常态化防控后,及时将全国总体防控策略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学校复学复课,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其次,要因人因地,分类施策。不仅要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工作中精准施策,还要在实施政策和措施时充分考虑对象的特殊性,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而不是千人一面、走马观花。在脱贫攻坚战中,为解决好“怎么扶”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的就是因地因人制宜,缺什么就补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党中央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实施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和精准防控策略,要求低风险地区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产生活。
再次,要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在治国理政的政治实践中精准发力、精准施策,解决复杂问题,并非要单打独干、孤身前行,而是要将系统思维与精准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和物质因素精准参与,构筑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脱贫攻坚成功经验时指出,我们通过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组织开展定点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以及“万企帮万村”行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在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政企合作、多方参与,形成社会治理强大合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同时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三)发扬钉钉子精神,精准落实
在实际工作中,再好的政策和措施,如果不能执行到位、落到实处,终究不过是一纸空文、镜花水月。习近平总书记把精准思维贯穿在狠抓落实的过程中,倡导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和做法精准落地、精准落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
一是开展精准化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的精准理解能力和执行落实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要求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增强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在脱贫攻坚战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针对省、市、县等不同层级的扶贫干部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工作,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开展有所区别、突出重点的培训方式。
二是改进工作作风,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实际工作中发扬钉钉子精神,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调查研究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为“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在脱贫攻坚战中,主要表现为花钱刷白墙、会议多、检查多、填表多;在疫情防控中,主要表现为各条线多头重复向基层派任务、要表格。作风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能否落实到位,能否推动具体问题的有效解决,还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三是强化机制保障,定期开展“回头看”。要在各项具体工作中持久不懈地坚持精准方略,既要把行之有效的精准措施上升为长期坚持的机制,又要定期开展“回头看”,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而“总结各地实践和探索,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做到定期“回头看”,并建立起长效机制。在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要实施精准治理,预警发布要精准,抢险救援要精准,恢复重建要精准,监管执法要精准”。
综上,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各项精准方略是精准思维的实践要求和生动体现,它包括精准把脉、精准施策和精准落实三个环节,着力解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程中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和推动落实等方面的难题。精准方略既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经验。
三、更好造福群众:新时代精准思维的价值追求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要“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再次指出,地方抓改革、推改革,要“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精准思维的价值追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精准方略,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其实现途径是精准对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基层党员干部的热切期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精准对接发展所需
进入新时代,中国要继续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世界格局、科技趋势和国内社会的阶段性特征。
首先,要精准对接发展所面临的世界大势。习近平指出:“面对世界大发展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安全稳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谋划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都顺应并引领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在反全球化呼声高涨之际,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并且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为实现各国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共同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用切实的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等等。在新时代,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必须精准对接世界大势,紧跟时代潮流。
其次,要精准对接发展所面临的科技趋势。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表明,抓住科学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的讲话深刻揭示了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要求高度关注大数据、先进制造、量子调控和人造生命等新科技新突破新趋势。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资源上快速布局,争取赢得发展先机。
再次,要精准对接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精准确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方面,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期盼。因此,在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同时,我们要以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来精准对接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精准对接基层所盼
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在精准思维的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推进政策落地,实现群众路线与精准方略的紧密结合。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是党中央制定各项工作的精准方略的重要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精准对接基层所需,畅通重大政策和措施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减轻基层负担,推进党和国家重大任务的完成和各项事业发展。
首先,精准对接基层,要加强基层党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要求。在脱贫攻坚战中,通过在乡镇层面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在村级层面选派优秀干部、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等党建措施,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从而精准对接了基层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确保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精准落实。
其次,精准对接基层,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力量,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相互交融、互为支撑。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开展基层群众自治,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和秩序。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最突出矛盾和问题,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而更加要求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考察时强调:“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要改革完善基层治理,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再次,精准对接基层,要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干部被各式各样的“痕迹管理”、名目繁多的检查考核等事务占用了大量时间、耗费了大量精力,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损害了党群关系,阻碍了党中央重大战略的精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在指导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以及在各地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记挂在心,凸显了对基层减负工作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从顶层设计到狠抓落实的深入展开。基层党员干部有了更多时间精力奔一线、办实事、抓落实,精准对接基层问题,推动党中央各项战略的精准落地。
(三)精准对接民心所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精准方略治国理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立场贯穿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精准对接发展所需与基层所盼,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精准对接民心所向。精准对接民心所向,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思维最鲜明的价值旨趣,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运用精准思维开展治国理政实践的生动体现。
第一,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把人民群众视为力量的源泉,又把人民利益当作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精准方略推进脱贫攻坚、新冠疫情防控、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等事业,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人民的热切期盼为念。“我们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我们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宁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我们把“生命至上”视为首要原则,“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第二,提升人民的发展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党在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征程中,始终重视提升人民群众的发展能力,既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又坚持以发展的方式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通过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方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方面,既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重视发挥居民和村民的自治功能,特别是通过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在实践中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增强民主素质。
第三,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检验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是否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标准是人民是否满意,是否获益。“全党同志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一方面要不断改善民生,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收入、就业等领域的改革发展,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即“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多用善用会用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办法推进改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另一方面,要贯彻精准方略,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落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总之,更好造福群众既是人民主体论在新时代精准方略中的具体表现,又为坚持精准方略指明了根本方向,确立了价值原则。正是由于坚持更好造福群众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精准思维才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方法论,而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的实践智慧,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践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