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刘思源)9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杨国荣在beat365官网B214报告厅做了题为“如何生活:从哲学的视域看”的精彩报告。讲座由国学院名誉院长郭齐勇教授主持。beat365官网陈波教授、吴根友教授、肖航副教授、廖璨璨副教授等以及40余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杨国荣教授由罗蒂和威廉姆斯关于“人的生活”的看法引入主题,认为人的存在和人的生活无法分离,这里所说的“生活”不限于伦理学的语境,而是具有更广的哲学内涵。因此,应当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考察,基于此,“应该如何生活”也包含多重意义。杨教授以人的存在为关注点,区分了“生存”和“生活”,指出后者不仅以活着为前提,而且关涉价值问题。他指出,日常生活具有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的内容。就前者而言,主要表现为日用常行,广义的生活世界与之相关,生活世界不仅有自然的维度而且与文化活动密切联系,二者呈显出不同的形态和内容。杨教授认为,人的存在形成何种方式、人的生活取得怎样的形态受到历史的制约和个体自身的权衡与选择的影响。他强调,不能够脱离历史的衍化过程抽象地看待人生活的具体方式;个体的生活与价值意义关联,同时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在杨教授看来,与“如何生活”相关的是“何为好的生活”,二者的结合引向规范性。杨教授说道:“好的生活,也就是合乎人性的生活。合乎人性与合乎仁道和自由具有一致性。”
杨国荣教授指出,人的生活呈现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规定,生活的承担者不仅是具有感性生命的主体,同时又是精神生命的主体。他梳理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后果论、德性论、道义论等伦理学流派在这一问题上所关注的不同侧重点,进一步指出生活的两个方面具有不同的意义。物质生活主要与人的感性生命相关,不直接与道德发生关联,很难归入道德领域;精神生活则具有价值内涵和道德性质,并展现出一种多样性。杨教授认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了好的生活的相关方面,好的生活需要外在前提和内在前提。外在前提主要与经济、政治等的良好有关,而内在前提则指向个体自身能力、品格的提升等。
杨国荣教授考察了中西方哲学史上不同流派对人的生活的两个方面的关注,阐明了后果论与道义论、德性论的分歧所在,指出它们实际上都把人进行单向度或片面的理解。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杨教授援引了诺齐克强调关注人之存在的完整性的观点。他指出,人与人的生活都应当是“完整性”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在展现人的完整性的同时,也赋予了好的生活形而上的内涵。由此,杨教授讨论和反思了康德的至善和德福一致的问题,提出将康德的观点进行转换之后,可以将德福一致的问题和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相联系,展现出人与生活的完整性。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讲的至善则被转换为广义上的至善。此外,杨教授还认为至善在实现本质上具有历史性和过程性,这是对康德抽象形态的至善的扬弃。随后,杨教授从至善的现实前提和涉及的社会背景展开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最后,杨教授提出“以我观之”和“以人观之”的两重视域,认为实现存在的完整性和好的生活需要这两种视域的交融。
主旨报告结束后,杨国荣教授对郭齐勇教授、陈波教授、吴根友教授及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围绕讲座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